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案例分享
来访须知

【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】直面青春期“秩序争夺战”,一份给父母的攻略

发布时间:2025-10-23   浏览:

凌晨两点,L女士又一次在儿子的房间里发现了他藏在枕头下的手机。这不是第一次了。她在咨询时说“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了?上周就因为学习成绩的事情,我俩大吵一架,儿子摔门而出时留下的那句'我的事不用你管'好像还在耳边回响,这次我到底是管还是不管。”

 

这样的场景,在无数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中上演。表面上,这是一场关于手机、成绩、作息时间的拉锯战;实际上,这是一场关于“谁说了算”的秩序争夺战。

 

01

不打无准备的仗,明确三个“主战场”

 

1)日常生活:从穿衣打扮到作息时间

 

“你能不能别管我穿什么?”当一个孩子对着母亲大喊,这场争吵的导火索,也许不过是一件破洞牛仔裤。在父母眼中,这关乎得体与否;在孩子心中,这却关乎自我表达的自由。

 

类似的战场还包括:房间要不要整理、几点前必须回家、能不能染头发等等.......这些看似琐碎的争执,实际上都是孩子在试探边界:我能掌控的领域有多大?我的决定能被尊重到什么程度?

 

2)学业成就:学习为了谁?

 

“你们只关心我的分数,根本不关心我快不快乐!”这句话道出了多少青春期孩子的心声。

 

当学习变成为了满足父母期望、为了家族面子的工具时,孩子就会用消极抵抗来表达不满。比如,成绩下滑、作业拖拉、上课走神,这些行为背后往往都藏着无声的抗议——“这不是我的选择”。

 

3)价值观冲突:我的朋友我的选择

 

“你能不能别总评论我朋友?”这句话里包含着许多孩子的愤怒与受伤。青春期是同伴影响力逐渐超过家庭影响力的转折期。这个阶段,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,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圈。如果父母对此横加干涉,孩子感受到的,其实是父母对自己判断力的否定。

 

02

知己知彼,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

 

青春期,被心理学家霍尔形象地称为“暴风骤雨期”。这个阶段的孩子,身体快速发育,心理剧烈变化,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周围的一切,尤其是与父母的关系。

 

孩子不再满足于扮演“听话的好孩子”角色,他们迫切需要在生活中拥有话语权和决定权。从每天穿什么衣服、听什么音乐,到结交什么朋友、选择什么兴趣,每一个决定都带着“我能为自己做主”的愿望。

 

心理学家埃里克森,将青春期的发展任务定义为“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”。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回答“我是谁”这个根本问题,他们需要摆脱童年时期对父母的完全依赖,建立起独立的自我认知和价值体系。


所以,这场“秩序争夺战”虽然令人疲惫,却是孩子成长中建立自主权必不可少的环节。可以说,每一个冲突背后,都隐藏着孩子正在发展的心理需求。

 

1)建立自主感的需求


孩子需要通过自己做决定、自己承担后果来建立独立性。即使这些决定在父母看来并不明智,但正是通过这些尝试,孩子才能学会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。

 

2)获得认同感的需求

 

青春期的孩子迫切需要被当作独立的个体来尊重。他们希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被认真对待,而不是哪怕犯错都被轻描淡写地归类为“小孩子不懂事”。

 

3)探索边界的需求

 

就像学习走路时需要扶着墙壁,青春期的孩子也需要通过试探边界来确认安全范围。父母的规则和底线,恰恰为他们提供了探索世界的安全框架。

 

父母的困境与挑战。

 

03

获得胜利的智慧,是从“冲突”到“结盟”

 

面对孩子的“揭竿而起”,许多父母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失落。

 

那个曾经乖巧听话的孩子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浑身是刺的"小刺猬"。父母们不解:为什么好好的建议会被视为干涉?为什么关心被当作控制?为什么曾经的亲密无间变成了现在的剑拔弩张?

 

更让父母为难的是管教的分寸:管得太严,怕孩子逆反;放得太松,又怕孩子走偏。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父母们的权威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,他们不再是孩子唯一的知识来源和价值引导者。

 

基于这些现实因素的变化,父母们如果想要在这场“秩序争夺战”中实现双赢,需要先意识到孩子正在成长中逐渐变得的“强大”,并关注自己如何完成从“管理者”到“顾问”的角色转变,进而重建家庭新秩序。

 

1)重新定义权威

 

真正的权威不是建立在控制之上,而是源于被认可的智慧和可信任的品格。父母可以通过坦诚交流自己的考量和担忧,让孩子理解规则背后的用意,而不是简单地要求服从。

 

2)学会战略性放手

 

智慧的父母懂得区分原则性问题和非原则性问题。在安全、道德等核心问题上坚守底线,在个人喜好、生活方式等方面给予自由。这种有收有放的策略,既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,又能满足其自主需求。

 

3)化“局部矛盾”为成长契机

 

这个“谈和”的过程虽然充满挑战,但也蕴藏着宝贵的成长契机——不仅是孩子的成长,也是父母的第二次成长。

 

通过这场“战争”,孩子学会谈判协商、权衡利弊、承担责任。这些能力将成为他们未来应对复杂社会的重要资本。每一次自主决定的成功或失败,都在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、完善自己。

 

同时,这些冲突与变化,也迫使父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、调整与孩子的相处方式。它提醒父母:爱不是占有和控制,而是尊重和成全。在这个过程中,父母也在学习如何爱一个正在远离自己的独立个体。


4)理想的结局是双赢

 

建立新的家庭秩序,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,而是在这个新秩序中:父母依然是孩子的引导者,但不再是指挥官;孩子拥有充分的自主空间,但同时清楚行为的边界;家庭成员之间保持亲密,但尊重彼此的独立性。

 

这种新秩序是一种“同盟”关系,它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,既认可孩子日益增长的自主能力,也保留父母必要的引导责任。

 

写在最后:

 

青春期这场“秩序争夺战”,看似是破坏性的,实则是建设性的,它打破的是过时的亲子模式,建立的是更成熟、更平等的新型关系。

 

当我们读懂孩子反抗背后的成长渴望,理解他们挑衅之下的独立诉求,我们就能以更平和的心态陪伴他们度过这段关键时期。

 

记住,那个和你“争夺秩序”的孩子,并不是你的敌人。他只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你:我正在长大,请用新的眼光看我,请用新的方式爱我。

 

真正的爱,从来不是在控制中延续,而是在放手时升华。青春期不是父母教育的终点,而是另一种起点。

 

- END -

 

来源网络,内容整理编辑自公众号:心屿心理咨询,原文未标注原出处,转载请注明原出处

本号赞成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,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、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,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,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,部分推送文章、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,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原作者联系我们:15663816666,经核实后,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


【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】

手机/微信:15663816666
电话:0451-86315777
微信公众号:zrlxlzx
抖音号:zrlxlzx_1973
快手号:zrl15663816666
西大桥店: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
群力店: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-1834

【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】

http://www.psy525.cn/HLJ525.html
http://www.psy125zrl.com/
http://www.psy125.cn

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,介绍,咨询案例,咨询方式,收费标准,预约流程,联系方式

上一篇:【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】聊聊后悔这件事
下一篇:【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】梁漱溟:思维的八个层次,你在哪一层
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| 访客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