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案例分享
来访须知

【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】千万不要低估一个高敏感的孩子

发布时间:2025-07-07   浏览:

你可能遇见过这样一个孩子——


爱哭,情绪化,芝麻小事都能嚎啕大哭;

怕生,遇到生人、新环境总会莫名紧张;

温吞又细腻,总是盯着各种别人不在意的细枝末节;

……


这样的孩子,时常让人忍不住给他贴上内向、胆小、害羞、粘人、玻璃心等负面标签。

但其实,我们都误会了。那个难带、难教、难相处的孩子,很可能是一个「高敏感族」。在这个世界上,每 5 个人中,就有一个人是高敏感族


01
高敏感儿童的特点


「高敏感族」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Elaine Aron 博士在二十多年前提出的概念,指天生具有敏锐感觉的一群人——「这种敏感并非疾病,也不是障碍,纯粹是天生具有的特质。」


换句话说,它不是毛病,而是一种性格


Elaine Aron 博士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获得的物理性新证据,证明了「对认知和情感高度敏感」是高敏感人群的根本性格特征。


他们呈现出对微妙刺激高度的在意,对外来信息的处理更深入,内心世界更丰富,同理心更强等特征。


第一,深度处理。


高敏感儿童处理信息时,比一般孩子更具深度,寻常不起眼的小事,他们也会比别人想得多,想得深,想得远,做事习惯三思而后行。


因为无法快速做决定,所以他们有时候会表现出犹豫、胆小、羞怯、内向,其实他们只是在内心深度处理信息。


第二,容易过度接受刺激。


高敏感的孩子,总能关注到更多细节


细微的表情变化、不容易察觉的温度调整、若隐若现的气味等等,他们都会很在意。


Elaine Aron 博士认为,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知觉器官反应过度,而是认知和情绪的敏感程度太高。「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」使他们能敏锐地察觉细节部分变化带来的感受和情绪不适,从而影响心情。


第三,情感反应强烈,共情能力强。


高敏感儿童不仅对环境敏感,对情绪反应也很敏感,常因一些小事引起情绪波动,所以容易哭,容易闹别扭。


他们共情能力很强,具有同情心、同理心,比如有的孩子看电影时,经常会因为剧中人物的遭遇而落泪。


第四,能敏锐察觉细微刺激。


在《开启高敏感孩子的天赋》一书中,日本专家长沼睦雄形容高敏感族在接收到大量刺激时的状态,用了个非常贴切的形容词——「渔网」。


网眼越大,小鱼越容易溜走。偏偏对敏感的人来说,网眼非常小,不仅会网住小鱼,还会网住其他东西,导致渔网越来越重,收网的时候当然会累到不行。


接收网太大,反应阈值较低,常使高敏感孩子过度接收外界刺激,身心不堪重负,无处排解,因此更容易感到紧张、焦虑、疲劳。


如何从细节判断孩子是否高敏感呢?


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份表格:


《高敏感孩子测验表》


请认真回答以下问题,如果描述符合或者基本符合你孩子的情况,请记录「是」,如果不完全符合或者不符合,请记录「否」。


1.  容易受到惊吓;

2.  经常抱怨衣服刺痒,袜子接头或者衣服商标扎人;

3.  不是很喜欢太大的惊喜;

4.  对 TA 而言,温柔的指正比严厉的惩罚更有用;

5.  很体谅父母的心情;

6.  会使用比自己年龄成熟的词语;

7.  会注意到那些细微的、不易察觉的气味;

8.  具有幽默感;

9.  直觉很敏锐;

10.  如果白天太兴奋,晚上就很难入睡;

11.  遇到重大变化后很难适应;

12.  爱问问题;

13.  衣服如果湿了或者进了沙子,就想换衣服;

14.  是完美主义者;

15.  会注意到他人的痛苦;

16.  喜欢安静地玩耍;

17.  会问具有深度、思想激进的问题;

18.  对疼痛非常敏感;

19.  对嘈杂的环境会感到烦躁;

20.  关注细节(注意物品位置的变动,懂得察言观色);

21.  做事比较谨慎;

22.  只有在熟人面前才能顺畅地表达;

23.  对于事物有深刻的感受。


如果以上描述中有 13 条以上你记录了「是」,那么你的孩子就有很大可能是高敏感孩子。


如果你只记录了一两项「是」,但是在这一两个项目上孩子敏感度极高,那么 TA 也有可能是高敏感孩子。


从这些特点来看,似乎高敏感不是一件好事。


现代人都喜欢说“精神内耗”,一个非常敏感的人,容易陷入自我内耗。他们会因为家人和朋友无心的一句话、一个眼神,延伸出多种多样的含义,最后不安、痛苦、焦虑。

最绝望的是,他们也容易因为“性格过于敏感”而受到指责和数落,比如你太胆小了、你真的很难搞、你能不能别想那么多......

这些声音都在暗示孩子自己的人格特质“有问题”,最后陷入一种自我怀疑之中,久而久之产生自我厌恶。

高敏感的孩子本身就擅长自省,这些外在的声音最终导致了他们的低自尊。

事实上,高敏感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,换个角度看,它也是一种值得珍视的天赋和力量。


02

高敏感孩子的天赋


《开启高敏感孩子的天赋》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细节:


“每次我去弄头发回来,儿子总是比丈夫早一步察觉到我的发型变了,还会对我说:妈妈,你这样很好看。”


敏感的神经系统给孩子带来了烦恼,但也让他们拥有了独一无二的丰富内在,他们善于观察,富有同情心,更愿意表达善意。


这样的孩子,大多都很温柔。


除此之外,他们还有属于他们的独特优势,比如:


敏感的孩子很有责任感,当他发现家人、朋友不开心时,会主动关心,并且用自己的方式,去宽慰别人;

敏感的孩子有强大的共情能力,是一位很棒的倾听者;

敏感的孩子,很少感到孤独无聊,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,懂得享受独处;

敏感的孩子,会很谨慎,你不用担心孩子的鲁莽冲动,他们会总结经验、教训;

对外界敏锐的感受力,让敏感的孩子发现正常人发现不了的细节,他们在艺术创作上有着特别的优势。

……


敏感的孩子会总是会被贴上各种标签,比如,情绪化、内向、羞涩、玻璃心,这样一列举,我们可以发现,他们身上也藏着很多优点等着我们去发掘。


03

如何养育一个高敏感孩子?


第一、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,要拥抱个性


《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》推荐序中有这样一段话:


“高敏感族群的孩子,是落入凡间的精灵,他们一定是走迷了路,才来到地球这个世界,被我们这些幸运的父母拥入怀中。”


其实,慢热不等于不好,慢热并不意味着孩子有问题,他们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。


因此,我们不应该随意给孩子贴上“胆小”、“内向”、“害羞”等标签。孩子会内化这些标签,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。


即使我们无法阻止他人给孩子贴标签,我们也可以告诉孩子,内向、害羞是正常的,甚至是可爱的。


就像我们小时候被无数个阿姨、叔叔贴标签,但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,这些特质并不代表我们不好。


所以,如果你孩子被别人贴标签,请告诉她,害羞是正常的,所有人都会害羞,妈妈有时候也会害羞,爸爸有时候也会害羞。


这样,孩子就不会被任何标签所绑架,能够自信地活出自己。


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,最重要也是最难的,就是尝试和理解孩子,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,而非外在表现。


如果父母总是表现出对孩子敏感的厌恶和责备,孩子是不会喜欢自己的。


因为高敏感孩子本身就会给自己严厉的批评,你的态度,只会让他们更绝望。


第二、不要强迫,要做示范


客人跟孩子打招呼,孩子没有回应,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,可以蹲下来跟孩子说,我们可以跟阿姨一起招招手,用肢体语言来代替,这样,孩子可能会更容易接受。


即使孩子不愿意,也不要去讲什么大道理强迫他们,因为高敏感的孩子其实很清楚应该怎么做,为什么要做,只是他可能还没有准备好。


所以,我们只需要给他们时间,等他准备好了,他自然就会愿意了高敏感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压力,而是理解和耐心。


多一些正面鼓励,表现好,就给他点个赞比个心,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支持和认可。


同时,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,并在他们成功时给予表扬,这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自信,还能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热情。


最重要的是,我们大人也要以身示范,首先自己要展现出自信和镇定,孩子会从你身上学习如何处理社交场合。


最重要的:耐心点,再耐心点


陪伴一个高敏感的孩子长大,所有的技巧和方法到最后都逃不过两个字:“耐心”。


高敏感的孩子,小时候也许是比较难带的。


你会遇到一些“抓狂”的情景:


买的新衣服,明明材质很好,但是孩子就说穿了不舒服,死活不穿;

给他做的食物,尝了一口,就皱眉不再动筷子;

热闹的游戏,其他孩子都玩得很开心,孩子就是抗拒加入……


加上他们动不动就崩溃的情绪,我们很容易认为孩子脆弱又娇气,最后失去了耐心,会用比较强硬的方式逼着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。


其实,孩子越是退缩,父母越需要给他及时的心理支持,给他们多一些时间去适应变化。


要提醒自己,他可能感知到了你感受不到的刺激,你无法弄清刺激源时,就抱抱他,安抚他,对孩子的情感需求进行及时、足够的回应。


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了,被看见,被理解了,他们内心的勇气也会更多,从中获得抵抗焦虑不安的力量。

如前文所说,高敏感的人,躲不开各种情绪的影响。


孩子有表达各种情绪的自由,他们才会接纳那个敏感的自我。


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学会好好爱那个心思细腻又敏感的孩子。


- END -

来源网络,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:智浩心理,原文未标注原出处,转载请注明原出处
本号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,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、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,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,部分推送文章、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,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原作者联系我们:15663如慧816666,经核实后,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


【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】


手机/微信:15663816666
电话:0451-86315777
微信公众号:zrlxlzx
抖音号:zrlxlzx_1973
快手号:zrl15663816666
西大桥店: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
群力店: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-1834

【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】

http://www.psy525.cn/HLJ525.html
http://www.psy125zrl.com/
http://www.psy125.cn

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,介绍,咨询案例,咨询方式,收费标准,预约流程,联系方式

上一篇:【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】当孩子觉得无聊时,家长该怎么做
下一篇:【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】多些自我关怀,走出自我苛责怪圈
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| 访客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