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度付出无法真正滋养生命,
只会制造深重的愧疚。
孩子需要活出生命力的父母,
而非燃烧自己的蜡烛。
咨询中接触过许多父母,我见证过各式各样的付出:
有人放弃了高薪的理想工作,选择离家近却平淡的岗位;
有人将社交和爱好压缩为零,只为保证孩子的三餐营养和作业辅导;
有人数年不曾添置新衣、放弃旅行计划,把积蓄都投入补习班;
有人身体不适也强撑无恙,唯恐打乱孩子备考的节奏……
但这些看似伟大的奉献背后,却往往潜藏着一个危险的逻辑:“我为你倾尽所有,你必须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我。”
也就是说,当父母的自我价值,完全捆绑在孩子的成绩单上时,这份沉重的“牺牲感”,其实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,它压在孩子心头的,不是温暖的恩情,而是沉重的“恩情债”。
而且,当父母用“牺牲式”教育自我感动时,恰恰忽略了最根本的教育法则:
父母的生命状态,是孩子认知世界的原始模板,一个充盈、自主、热爱生命的父母形象,远比这样一个牺牲一切的形象,更能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。
1)和谐的夫妻关系,是孩子情感教育的启蒙课
一对夫妻因长期分居冷战形同陌路,两个人多年来只在一件事情上达成共识,那就是倾家荡产送儿子留学。儿子回国后坦言:“你们教会我解题,却没教会我如何去爱。”这句话道出了一个真相:孩子对亲密关系的最初认知,正是来自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,夫妻间的冷漠与疏离,会在孩子心中埋下对亲密关系的困惑与不安。
2)父母事业有追求,能点燃孩子的职业理想
当38岁的Z女士决定不当全职主妇出来创业时,亲友都不理解:“真是不顾孩子,在初中最后两年这么重要的升学关键期,你瞎折腾啥”。三年后,她的绘本工作室成了附近小读者们的“安全港湾”。上高中的女儿会自豪地向同学介绍:“这是我妈妈打造的空间。”这个曾经因数学小考不及格就暴风哭泣的女孩,如今在咨询中能坦然地说:“妈妈让我明白,热爱比分数更重要。”
3)父母活出精彩,让孩子看见生命的辽阔
55岁的一位阿姨在儿子高考后,报名了老年大学油画班。她和我说,自己作品入选社区画展那天,正在备战考研的儿子送来花束,告诉她:“妈妈,谢谢你让我看到了人生的无限可能。”
教育的本质,是生命能量的传递。当孩子亲眼见证到父母彼此扶持、追求理想、享受生活,他们接过的就不会是沉重的“恩情债”,而是充满温度的人生智慧。
- END -
来源网络,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:深大育儿学,原文未标注原出处,转载请注明原出处
本号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,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、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,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,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,部分推送文章、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,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原作者联系我们:15663816666,经核实后,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
【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】
手机/微信:15663816666
电话:0451-86315777
微信公众号:zrlxlzx
抖音号:zrlxlzx_1973
快手号:zrl15663816666
西大桥店: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
群力店: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-1834
【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】
http://www.psy525.cn/HLJ525.html
http://www.psy125zrl.com/
http://www.psy125.cn
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,介绍,咨询案例,咨询方式,收费标准,预约流程,联系方式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