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案例分享
来访须知

【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】父母的言传身教,比千万句道理都管用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  浏览:

总有家长在咨询中问:“我对孩子真能有那么大影响么?”


家庭氛围和父母品行,究竟对孩子的三观形成与人生走向,能起到多大的作用?


我想,不必长篇大论,今天放上两个短短的故事。看完后,相信你就能明白问题的答案了~~


01

有时候,当父母苦恼于孩子很难管教,想方设法改变孩子时,其实孩子也很苦恼。


孩子一方面想满足父母,另一方面想做自己,甚至为了拥有符合他们心意的父母,也有想过重新选择出生的念头。


芬兰的一则公益广告短片《孤儿院》,就向人们展示了这样的遐想:如果孩子可以选择父母,那么他们能选择到“正确”的父母吗?


这则公益广告短片才一分钟,没有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和详实呈现的生活细节,只有类似橱窗一样的场景。


一对乖巧的姐弟俩,来到成人“孤儿院”中。在一名女士的引导下,他们开始“面试”橱窗里的四组父母,选出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父母......


第一组父母,爸爸在看书、妈妈在打扫卫生,他们看上去非常的体贴温柔;第二组父母,妻子正在体贴地为丈夫倒果汁,两个人有说有笑,孩子似乎对这对父母非常满意;第三组父母,拖着婴儿车,在树下散步,妈妈很优雅,爸爸看上去也很绅士;小男孩走过这几个橱窗,眼神中透露着渴望。


然后,孩子到达的是第4号橱窗,这对父母正发生着激烈的争吵,丈夫动作幅度很大,妻子像是在辩解着什么,女子手中似乎还拿着一只刚喝完酒的酒杯。


橱窗外的孩子们立刻变得胆怯、惊恐、不知所措,脸上的笑容也完全消失了。


常有人说,父母是孩子的镜子,什么样的父母,照出来的就是什么样的孩子。这话一点不假,在孩子小的时候,他们会在耳濡目染中模仿父母的互动模式:


如果父母之间有良好的沟通,能够相互尊重,孩子将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;如果父母喜欢讲脏话粗话,那孩子长大了多半也会如此,出言不逊;如果父母经常吵架,甚至大打出手,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性格孤僻,有暴力倾向,容易自卑,甚至怀疑自己。


对于每一个家人来说,家,不仅是父母的归宿,也是孩子的归宿,孩子在这里寻求安全感和归属感。


所以,家庭氛围是多么的重要,夫妻之间的互动方式更是尤为重要,这些都是能带给孩子终生的影响。


夫妻之间的互动行为和反应,都是在向孩子传递一种信息,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情绪,也会立马调整自己对父母做出回应。


02


观察孩子幼小的时候,他们都会说:“我爸爸说,我妈妈说……”;长大后,孩子会说,“我的老师说……我朋友说……”孩子的潜意识趋向于认同他说的这个人。


况且,孩子与生俱来和父母有着血脉相承的紧密连接,孩子潜意识是渴望认同父母,和父母连接的。


所以,好的家庭氛围,才像一片温厚的土地,能让种下的种子健康地生根发芽;而坏的家庭氛围会像一潭臭水,会把这颗种子沤烂、腐坏,布满细菌,臭不可闻。


泰国短片《豆芽》里,小女孩看到了菜市场有许多人在买豆芽,就问妈妈“我们可以种来卖吗?”妈妈的回答是:“嗯,我们试试。”......


她们最开始的尝试并不成功,豆芽都枯死了。于是母女俩找来了一本种豆芽的书,多次改进方法。每次小女孩有些灰心的时候,妈妈总会露出自信的面容,说“我们试试”。


最后,真的奇迹般地种出了豆芽。成年后的女儿回忆说“妈妈说的‘我们来试试’就像神奇的肥料养育着我的好奇心帮我的‘知识之树’枝繁叶茂。”


当年的那个小女孩,现在已经完成学业拿到奖学金,在瑞典进行科研工作,伟大的母亲和她的教育方式功不可没。

一句简单的“我们试试”,却有着不简单的力量。


想想最初小女孩要养豆芽,如果妈妈是这样的否定态度:别闹了,家里哪还有地方种豆芽啊;种豆芽干什么,我们又不会种,省省力气吧;好好学你的习,成天琢磨这些没用的事。


那故事又会是怎样的呢?


也许小女孩的好奇心劲儿未来的成就,都早就被扼杀在摇篮中了吧。


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请求或是说出自己想法的时候,父母需要带着一颗好奇的心,和孩子一起探索,让孩子有更多的经验,而不是把我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。


写在最后:


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曾经说过:“一想到为人父母,居然不用经过考试,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。”


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,却需要一直学习。只是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更通过改变自己、接纳自己来成为恰到好处的父母,而不只是学习控制孩子的手段。


- END -


来源网络,内容整理编辑自微信公众号:山丘心理咨询,原文未标注原出处,转载请注明原出处

本号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,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、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,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,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,部分推送文章、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,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原作者联系我们:15663816666,经核实后,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


【哈尔滨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地址】

手机/微信:15663816666
电话:0451-86315777
微信公众号:zrlxlzx
抖音号:zrlxlzx_1973
快手号:zrl15663816666
西大桥店:哈尔滨市南岗区汉阳街30号
群力店:哈尔滨群力大道恒大国际中心2号楼1833-1834

【欢迎了解我们机构网站】

http://www.psy525.cn/HLJ525.html
http://www.psy125zrl.com/
http://www.psy125.cn


请点击以上网站了解心理机构各位老师的资质,介绍,咨询案例,咨询方式,收费标准,预约流程,联系方式

上一篇:【周瑞玲心理咨询中心】一位妈妈的自述:觉察自己的“心病”,帮我消了管作业的“火”
下一篇:暂无
返回首页来访须知 | 访客留言